近年来,晋城市以深化河长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57条河流有了自己的守护人,9个国、省考监测断面全部达到考核目标。水生态环境的提升,为晋城市发展注入“活水”与绿色新动力。
水岸同治河流换新颜
8月的书院河,河水清澈,两岸的绿植随着河水延伸至远方,沿河休憩的市民或漫步、或健身,与碧波荡漾的书院河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书院河发源于晋城市区北部的白马寺山,由北向南流向市区,汇入西河,全长7.1公里,是流经主城区的10条河流之一。曾经,河流沿线的居民生活污水和养猪场、洗煤厂等小企业产生的污水直排入河,造成河水严重污染,书院河成了“臭水沟”,后来水源逐渐枯竭,书院河只剩下干涸的河道。
去年,晋城市投资4900余万元推进书院河上游河道治理及清水复流工程,书院河提前一年实现清水复流,沿河百姓拍手称赞。书院河社区居民郭军会感慨地说:“原来书院河河道存在污水直排、生活垃圾倾倒入河、侵占河道等问题,水体黑臭,岸边脏、乱、差,严重影响两岸居民的生活。经过河道治理及清水复流工程以后,我们沿河居民充分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污染现象在水里,根源其实在岸上。与书院河治理道理一样,河湖治理的核心就是要查找源头、水岸同治。
对此,晋城打出了黑臭水体整治、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水生态修复等组合拳。该市连续投资15亿元对市区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纳污入管、雨污分流、清淤疏浚、水岸同治,对12条河道进行了整体治理,同时修复了书院河、花园头河、白水河、东河、西河5条生态河道,先后建成了4个湿地公园、10个湖泊公园,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现代城市水系。晋城市还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大力开展清河行动;完成市级6条河流、县级30条主要河流的治导线规划编制工作,以及20座水库的工程管理范围划界工作;扎实开展河道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高平许河上游野川镇段河道治理工程和陵川县武家湾河河道治理工程;有序推进水生态修复,加快沁河综合治理,实施沁河(润城段)生态景观治理;推进人工湿地修复,高平丹河北部湿地、高平南部两河湿地等人工湿地运行良好,泽州县石淙头人工湿地等建设稳步推进;同时加快太行山、沁河、丹河“一山两河”水土流失治理,让晋城真正留得住水、看得见山。
河长制从“有名”转向“有实”
走在阳城县芦苇河畔,基层巡河员打开河长App,平均每3秒定位一次,记录下巡查河道的轨迹。通过“巡河轨迹管理”系统和“河长日志”系统,还可以查看河流的详细情况、问题整改情况。实时巡河,实时跟踪,实时督导。去年,晋城市2335名河长全年累计巡河5.4万余人次,完成率达134%。
董海燕是一名乡镇级总河长。在她担任西上庄街道总河长期间,为了协助市级水务部门尽快完成书院河上游河道治理及清水复流工程建设,她耐心地与村民沟通、和上级对接,面对面给老百姓讲解政策,帮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书院河上游河道在预期时间内实现了清水复流,不仅将白马寺山脚下原本垃圾遍地的牛山村段河道改造成了周边群众休闲娱乐的美景河道,还协调解决了长期困扰牛山村的污水管网改造问题。“看到清凌凌的水又重新流淌在河道里,我感觉河长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董海燕说。
晋城创新“河长﹢河长助理﹢巡河员”工作机制,将河长制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落细,7位市级河长各明确1名河长助理,设立村级巡河员946名,配合河长App开展智慧治河,推动河流治理向小微水体延伸,努力实现水体治理全覆盖;制订河长制工作重大事项挂牌督办实施细则,明确水环境重大事项快速反应时限,实行河长制述职报告制度;确立合署办公轮岗机制,抽调相关部门业务骨干,成立市河长制事务中心,强化河长制工作力量;市检察院、河长办和市水务局联合建立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制订《涉河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强化河长制工作督查检查,不断推动晋城市河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目前,晋城已初步形成“落实-督查-整改-落实”的河长制工作闭环,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逐渐从“有名”转向“有实”。
保护水资源做好“水文章”
在泽州县丹河湿地,芦苇在碧波里荡漾,鸟儿不时掠过水面嬉戏、捕食,引得人们驻足赏水、赏花。
水是生命所系,也是生产所需、发展所依。晋城按照“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新建丹河新城成为晋城市拓展发展空间、寻求新的增长极、推进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丹河新城正处于快速建设期,晋城坚持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并重,持续强化水资源管理,严格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全市年用水总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达规定指标;严控高耗水行业发展,在当地化工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试点,倒逼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
高平前和煤业有限公司是一座年产12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日均产生矿坑水700多立方米。为了让这些矿坑水得到有效利用,高平前和煤业有限公司大力推行煤矿废水利用项目,积极推进废水回收、中水回用等工业节水技术,建设了一批工业节水示范工程,原本黑乎乎的矿坑水,经过处置后变成了清澈干净的地表三类水,真正做到“废”水不流外人田,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前和煤业日均处理废水能力达3000吨。
同时,晋城市持续强化水污染治理,实施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工业水污染防治,取缔非法排污口53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畜禽养殖禁养管理,全市987家规模养殖场建成畜禽粪污处理配套设施,配套率高出省定目标6个百分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高于省定目标13个百分点。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10起市级涉水环境违法案件进行立案处罚,1家超标排放水污染物企业被限制生产;开展百日会战,排查“四乱”问题234个,2019年销号233个,今年已全部销号;检察部门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48件,水环境违法违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目前,9个国、省考监测断面全部达到考核目标。
污染少了,河道畅了,水质好了,景色美了,如今的晋城处处可见水生态文明建设新气象。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