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境内有这么三个地方,分别是苗庄镇、北社乡、东青北村。这三个地方现如今拥有4万余亩挺拔密集的复垦参天大树,郁郁葱葱融入崇山峻岭,挺立在四周。40年之前,这里曾是满山光秃凄凉,令人望而却步。
让这里发生如此大的巨变,正是40年植树不辍的李苏平。
40年植树不辍
李苏平出生于1954年,家住平顺县苗庄镇岭底村。自上世纪80年代承包荒山以来,他日夜操劳,辛勤栽培,让曾经的荒山秃岭、尘土飞扬变成现在的“绿色遍地”。同时他也先后荣获“长治市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等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植树造林大会。
时间追溯到1975年,当年,岭底村要推荐一位到西北林业大学学习的村民,“当时,老支书找到他说:”村里人都没什么文化,就你上过学,你去学习吧,记住要好好学习,回来造福家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苏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978年,毕业后的李苏平被分配到平顺一中任教,两年波澜不惊的任教生涯一晃而过。1980年学校放寒假,李苏平回到村里,老支书再次找到他说:“这次是省林业厅有一个培训,还是你去学习吧。”李苏平就这样又一次带着全村人的希望奔赴省城学习。仅仅短暂7天的培训,点燃了李苏平植绿护绿的热情和决心。
回到家的当天,李苏平站在村头,望着眼前成片的荒山秃岭感慨不已。多年来,是党和政府培养了他,不能辜负老支书及父老乡亲们的期望。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解决好乡亲们地少及生活温饱问题,李苏平毅然辞去了公职回到家乡,一心扑到绿化荒山上。
“黄龙”变“绿龙”
上世纪80年代,为响应国家“黄龙变绿龙”的号召,李苏平在村里承包了5000亩荒山,开始了把荒山变绿洲的漫长征程。一把锹,一把锄,一只桶……三人一组,五人一组,你挖坑,我扶树,你填土,我浇水……李苏平带领乡亲们从山脚下背着钩毛衣针粗细的小树苗到四十五度的陡坡上,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晃坚守了几十年……
“刚开始雇的30多个村民,每人每天3元钱的工资,家里的几百元积蓄没几天就被他用完了。多亏了家人对他的支持,要不然根本坚持不下来。”说起往事,李苏平对家人充满了愧疚感。
时光大约到了1986年,李苏平承包的5000亩荒山达到了85%的绿化标准。2002年,在平顺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四荒”公开拍卖中,李苏平投资150多万元,在30多个行政村,依法竞买了近5万亩“四荒”使用权,并由县农经局予以鉴证备案,李苏平更是吃下了政策定心丸……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绿色梦想,这一次,他组织村民成立了3个植树造林队,3个护林队,在太行之巅营造一片又一片绿色之地。
平顺境内浊漳河、十字河、虹霓河等河流,都流经该县境的边缘地带,且都在相对高差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深沟谷底流淌,历来不肯光顾千山万岭上的瘠薄农田。因此,缺水是植树最大的困难。“当时,他们最期盼的就是下雨,可最怕的也是雨。”因为雨水会让这些刚刚种下的小树苗成活几率更大,可种树途中遇雨,却又是让李苏平和队员最担惊受怕的。“山路遇雨,泥泞湿滑,不仅行道难,而且稍有不慎就会摔倒甚至是磕碰着。”李苏平告诉记者,好几次遇到下雨天,他们都在山上搭个临时帐篷过夜。
如今,造林队员们回忆起曾经上山植树的日子、一起躲雨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也成为埋藏在林业队员们心中最深处的回忆。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开春到封冻,李苏平和队员们常年在山上植树,一干就是几十年。现如今,当年只有筷子粗、一尺高的小树苗,现已长成参天大树。望着坡度接近60度的茂密树林,谁都无法想象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十多年前,这些村民是如何仅凭铁锹、锄头和水桶这些简单的工具,实现了种植1500多万棵树苗的绿色梦想。
生态是恒久之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在山上种活一棵树,李苏平矢志不渝,攻坚克难,“背土上山、背水上山、背树上山”,精心呵护每一棵树苗成长。如果没有对绿色的执着追求,没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如今,600多万株松树苍翠欲滴,600多万株柏树巍峨挺拔,400多万株山桃枝繁叶茂。
曾经荒凉贫瘠的干石山,如今生长着黄芩、苦参、连翘、党参、生地、桔梗等几十种中草药,野猪、山羊、野兔、獾等十几种野生动物在群山间撒欢奔跑。村民从山里采摘中药材、松菇、松子、松花粉等林产品,每年的经济效益达2亿元。
生态改善民生事,最是恒久见真功,春天满山披绿,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经过李苏平及植树队员们40年不懈奋斗植绿,如今连绵群山,实现了从荒山到青山的巨变。
除了绿化荒山,李苏平还十分热衷于环保公益活动,当得知长治环保志愿者协会建立“环保公益林基地”时,立即主动无偿向该协会转让1000余亩林地并提供公益林种植、管护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
从荒山变青山,彰显了李苏平艰苦奋斗、不负使命的担当精神。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生命的象征。采访中,李苏平说:“建设绿色家园是人们共同的梦想。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就一定能推窗见景,开门见绿,享受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福祉。”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