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下的太原晋阳湖公园。田忠摄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这是每一个山西人的真切体验。
“十三五”期间,我省越来越多的“好天气”让每个山西人都扬眉吐气,“太原蓝”“大同蓝”“临汾蓝”成为山西网民的骄傲,许多外地人来到山西,都对山西的蓝天白云赞不绝口。
曾经的老工业基地、能源重地,在“十三五”期间一举摆脱被动局面,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获得亮眼的“成绩单”,蓝天白云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高度重视 高位推动
据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44μg/m3,优良天比例达到71.9%,在京津冀及周边省市中均排名第2,仅次于北京,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我省全面落实国家蓝天保卫战决策部署,持续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强力推进蓝天保卫战,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全面改善,成绩的取得更多的源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决的态度。
最有说服力的是,我省在全国率先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主任的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将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到实处,并在全国首家完成省市县乡四级全部成立由党政一把手共同担纲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完善了全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机制。
与此同时,我省陆续出台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山西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山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山西省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生态环保职责、工作任务和责任追究办法,特别是将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等指标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各市及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夯实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大气污染防治职责,激发了各级各部门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时至2020年,是蓝天保卫战决战之年,我省更是上下齐心,尽锐出战,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决战计划,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市、汾渭平原4市和太原及周边“1+30”重点区域为主战场,打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散煤治理、“公转铁”、降尘污染治理和重污染天气攻坚等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圆满完成蓝天保卫战目标任务。
优化结构 突出治本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我省在推进蓝天保卫战中,注重抓源头,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中探求治本之策。
2020年11月,阳曲县的太原市三兴煤炭气化有限公司显得有些冷清。不久前还在热气腾腾的焦炉已经渐渐冷却下来,现场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对之前生产的废水进行最后处理。负责公司关停收尾工作的熊友文对记者说:“燃烧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焦炉,就这样熄火了,大家心里有些不舍。”
作为太原市最早上马烟气脱硫、脱硝的焦化企业之一,三兴煤炭气化的烟囱里排出的废气其实早已达到环保标准,为了实现企业转型发展,该公司对4.3米焦炉进行了提前关停,矗立着的烟囱中再没有废气排出。企业关停后,相关产能整合至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将继续执行超低排放标准。
调整能源结构。主抓清洁取暖改造,推动全省所有城市及县(市)建成区全部完成“禁煤区”划定,累计完成500余万户清洁取暖改造,淘汰燃煤锅炉2.3万台;推动运输结构绿色化。加快机动车结构升级,累计淘汰老旧车14.92万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3.03万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11个设区市城市建成区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基本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大力推进“公转铁”,8个重点铁路专用线项目建成通车,推动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206家大型工矿企业修建完善铁路专用线;坚决推进用地结构调整。持续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全省1822座露天矿山台账,推动主体责任灭失露天矿山由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修复绿化,减尘抑尘。
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向结构开刀”难度很大,但事实证明,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不二选择,只要坚定信念,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就一定能够取得实效。
铁腕治污 科学管控
曾经,汾阳市东辉新能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焦炉尾气脱硫在线监测仪器二氧化硫浓度超过误差范围等,被省生态环境厅挂牌督办;朔州市森祥煤炭销售有限公司在被生态环境部门采取断电措施后,私自发电运行洗煤系统被朔州市生态环境局实施查封扣押,其企业相关责任人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
受利益驱使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屡禁难绝。“十三五”期间,我省不断加大铁腕治污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姑息,先后在全省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铁腕治污”“百日清零”等专项行动,形成环境执法高压态势,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2019年7月1日至10月15日全省开展的违法排污大整治“百日清零”专项行动,累计检查污染源22234个,督办5363个问题,整改完成5294个,“清零率”达到98.71%。2020年7月至10月,在全省开展把突出环境问题“清零”到底暨监督帮扶工作,对6大类54项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清零”。
在环保高压态势,治污铁腕出击的背景下,我省真刀真枪地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典型生态环境违法案件。
然而蓝天保卫战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铁的手腕,更需要科学管控。近年来,我省在推进蓝天保卫战过程中,可以说能够想到的措施全都用上。
在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上,全省282台6122.55万千瓦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在控制夏季臭氧污染上,推动加油站错峰卸油、夜间加油;在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上,建立环境空气质量微站,派出专业队伍开展走航监测,对大气污染物进行精准溯源;在重点区域管控上,我省借鉴国家“2+26”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经验,创新建立太原及周边“1+30”联防联控机制,将太原市全域和太原市周边6市30个县(市、区)纳入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统一治理标准,统一治污步调,统一应急减排,统一交叉执法,打造出了区域联防联控“山西版本”。
2020年我省还不断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创新实施协商性减排,建立分级差异化应急减排政策。省生态环境部门还通过加强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充分运用在线监控、用电监管、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能。2020年,全省11个市重污染天数累计减少37天,重污染峰值浓度大幅降低。
如今的三晋大地,天蓝水清林绿的生态格局日渐形成,绿色发展融入经济转型各个领域。但破解资源型地区结构性污染之路还任重道远,“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美丽山西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