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同市云州区许堡乡集仁村的村民魏智高特别高兴,他种的20亩有机旱作谷子按照每斤2.35元的价格已经销售一空,5万元的收入让他尝到了有机旱作农业的甜头。
近年来,该区积极打造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高标准示范,高质量管理,高技术推进,有条不紊地分阶段实施,有机旱作农业既有亮点又有成效,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发展有机旱作农业过程中,坚持三级联动,强化领导。“在我区被确定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大力支持,区、乡、村三级联动,凝心聚力,推进发展,这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有机旱作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规划落实等,承担部门根据农事活动规律进行督查推进,促进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完成。特别是2020年将该区确定为市级10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并创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后,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分阶段、分区域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加大督查力度,仅播种前期落实面积、品种、技术措施方面下乡蹲点协调20多次,解决了土地调整难题、面积落实难题、播种进度慢的三个难题。
在项目推进初期,个别村子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落阵营村在实施蔬菜种植项目初期,农户就因吃不准,不敢种,导致项目迟迟推不开。为此,村委多次举办干部会,研究解决办法,采取讲政策、分任务、算收入的方式,分别入户做发动工作,使村民从根本上认识了项目的效益和价值,全部落实了蔬菜种植面积,促成落利周湾万亩都市蔬菜基地建设。同时支部积极参与项目建设。
从中不难看出,依靠基层党支部,是有机旱作农业项目落实的关键。在实施旱作农业项目中,党支部村委会是项目的最初组织者,依靠村两委实施项目,便于统一规划和促进土地流转,两委通过努力工作,让群众在项目实施中受益,也给党支部村委会加了分。
“坚持技术引领和资金扶持的创建原则,确保项目的示范性。”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实施有机旱作农业三年来,每年都将新技术推广应用作为主攻目标,在品种选定、施用有机肥、节水灌溉等方面,该区始终注意体现前沿技术和适地推广示范相结合、相促进,在样板区建设中突出标准化,在核心区、样板区、示范区同时推进阶段,瞄准绿色生产的重点,在示范阶段中注重打造有机旱作农业品牌建设。
2019年,瓮城口种植谷子8311亩增产100公斤,晋谷21号亩增产达150公斤,采用机械收割亩用时15分钟-20分钟,籽粒直接入袋,比传统人工收割,节约1天多时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保障也十分关键。吴家洼村今年在播种高粱时,由于持续干旱,村民担心误过播种期,解决灌溉问题成了当务之急。为此,乡村两级领导争取了130万元资金配套了千亩灌溉项目,修复了地下输水管网,保证了适时播种。渔儿涧村300亩环湖农田在干旱期间乡村协调资金30万元,成功利用册田水库水源灌溉解了燃眉之急,让老百姓看到了实施旱作农业项目的好处。
在流转土地,统一经营和规模化管理上,该区也走在了前列。为了充分发挥示范项目带动作用,该区有机旱作农业普遍采用村社一体合作社作为项目承担主体,2019年瓮城口的1000亩核心样板区,由纪新农牧专业合作社实施,3个500亩核心示范区由西浮头齐众产业合作社和吉家庄吉福产业合作社实施,这种托管和半托管方式显示出明显的规模化效应。
该区有机旱作农业按照样板区创建阶段、示范区建设阶段和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示范阶段三个阶段有条不紊推进,2020年通过有机旱作农业创建工作的实施,“三品一标”新认证有机农产品2000亩,绿色认证11万亩,创建有机品牌1个,绿色品牌5个,有机旱作农业达到15万亩。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