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红白相间、宛如游龙的中国农业公园绿道,来到阳城县次营镇的赛村,扑入眼帘的是一片茂密的桑园和镶嵌在田野里的银色大棚。一排排大棚,被绿油油的桑叶簇拥着,在阳光下放射出耀眼的光泽,成了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走进大棚,一个中年妇女正在里边给蚕宝宝喂叶子。一片片翠绿的桑叶在她的手里飞舞着,轻柔地覆盖在小蚕的身上,她嘴里还哼着轻快的小曲:“甜蜜的生活,甜蜜的生活,无限好喽喂……”一张秀丽的脸,自信、从容,神采飞扬。
她是赛村的王采红,这是她生活中平常的一幕,也是赛村家家户户进行大棚养蚕的生动剪影。
“大棚”开富路 华北第一村
“我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乡村大世界呢!”说起大棚养蚕,47岁的王采红眉飞色舞。
其实,赛村和许多村庄一样,有着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以前,虽然家家户户也都养蚕,但是受技术和场地的限制,养殖规模小,技术落后,每户只能养二三张蚕,收入微不足道。
机遇出现在2012年。那时,阳城县政府出台了扶持发展大棚养蚕的政策,鼓励农村各地推广先进的大棚养蚕技术,发展规模养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赛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意识到这是一个良好的机遇,立即着手调整种植结构。经过集中连片规划,在全村1600亩土地中,拿出1200亩发展桑园,并建成了140多栋大棚。在此基础上,根据农户的生产能力,把大棚分配到每个农户,从而使这项技术迅速在全村推广开来。
王采红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走上致富之路的。她栽植了30亩桑园,主动申请经营了3个大棚,每年养20多张蚕,最多的时候能养30多张,收入7万多元,成了全村有名的养蚕大户。2015年,她还注册了“彩虹家庭农场”,修建了小蚕共育室。除了大棚养蚕,她还增加了大棚养鸡和农家乐等经营项目,年收入10万元以上。王采红的儿子在厦门工作,问及安家之事,王采红自信地说:“给儿子买房子,那不是大问题啦。”她幸福的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王采红一样,靠着大棚养蚕,赛村群众很快甩掉了贫穷的帽子,迎来了富庶、小康的生活。
“今年春蚕我养了五张半,收入1万多块钱。夏蚕我养了两张半,再过半个月就能收购了。按之前的价格,估计能挣4000多块钱呢!”50岁的村民岳米香笑得合不拢嘴,“我原来是贫困户,就是凭着大棚种桑养蚕前年脱了贫,我现在都成‘有钱人’了。”
岳米香一家4口人,以前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种田,只能勉强解决温饱。现在她经营一栋养蚕大棚,蚕棚外的13亩桑树也是她家的,日照之下,桑叶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照亮了岳米香丰收的希望。
大棚养蚕是一项比较先进实用的技术。阳城县蚕桑技术中心副主任刘学兵说:“大棚养蚕省工省力、便于消毒、安全高效。另外,大棚面积大,通风透气,也利于蚕的成长。人蚕分开还有利于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因大棚建在桑园田边地头,节省了桑叶的运输成本。同时采用地面条桑育,一日给桑1至2次,不仅喂养次数减少,而且便于方格蔟自动上蔟,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养蚕用工,一般可提高工效50%。”
如今,赛村有140栋大棚,村里的蚕农都采用了大棚养蚕技术,平均收入比以往增加了四五倍。老党支部书记上官鸣放说:“阳城是华北蚕桑第一县。就拥有大棚的规模和比例来说,我们赛村可以说是阳城第一村、华北第一村,我们要继续努力,成为天下第一村。”
山村换新颜 百姓精神爽
走进赛村,绚丽的云彩下,整洁的农舍,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幽静的街巷、优雅的文化广场,与多彩的墙画、文化长廊,构成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家园。
以前的赛村是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这些年来,随着大棚养蚕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百姓的收入显著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不断增强。村党支部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
从2013年开始,村里就着力改善村容村貌,除了主街主干外,村里所有的田间道路全部进行硬化,全长达12.8公里;修建长达400米的文化长廊,包括蚕桑产业、德孝文化、村民制度等内容;实现垃圾不落地,每天专人专车,按时按点进行垃圾处理,共有10余个垃圾处理点进行填埋绿化;村里全部实行涂料白墙化,一眼看去,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对篮球场、门球场、健身场进行维修改造;还修建了洗浴中心,全村老百姓都免费洗浴;修建可容纳500人的文化活动中心。
腰包鼓起来了,环境变美了,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每当夜幕降临,文化广场就变成了欢乐的舞台,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男女老少翩翩起舞。村里形成了讲文明、讲科技、重教育、重人才的良好风气。每当举办农业知识培训,村民们都会踊跃参加。不少村民下载了学习强国App,开办了淘宝网店。如今,在赛村,家家户户都有了小汽车,农闲时候,三三两两就会结伴而行,到周边的地方自驾游。随意走进哪个农家,人们都显得那样热情、大方,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喜气。许多家庭舍得在教育上投资,小学、中学、大学的升学率在95%以上。有90%以上的农户,都在县城购买了新房,冬季天冷的时候,不少人就会住在城里,享受城市温暖的生活。
追求不停步 脚下路正宽
在村东的一片开阔地上,一排蓝色的厂房引人注目,这是刚刚建成的蛋白桑加工车间。在缓缓流动的作业线上,工人们一丝不苟地将早上刚采的桑叶加工制作成桑叶菜。
村民李义萍是村里的养蚕大户,还是晋岳丰产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名职工。“栽桑养蚕是个辛苦活,在繁忙的季节很忙、很累。但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要你勤快、不怕吃苦,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就肯定能挣钱。”李义萍说。
在大棚养殖已经成熟、饱和的情况下,赛村积极追索新技术、新业态,精心构建“桑—蚕—茧—丝绸—附属产品”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逐步向“工厂化”“组装式”的现代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向推进。今年,村里投资130万元建设品种多达15种的生态桑葚采摘园50亩、蛋白桑示范园50亩;成立晋岳丰产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新上了桑芽菜、桑叶粉、桑葚干、桑葚粉等蚕桑系列深加工项目以及蛋白桑饲料加工项目。
李义萍从2012年开始发展大棚技术的栽桑养蚕,一开始有1栋8米宽、20米长的养蚕大棚,不到一年,她觉得不够用,又向村里申请了1栋6米宽、26米长的大棚,她每天除了采桑叶、喂蚕,闲暇时间就来合作社里打工。“合作社的工作要讲干净、讲效率,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份收入。”李义萍笑眯眯地说。
2014年,赛村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019年,赛村260户蚕农养蚕1000余张,产茧5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达300余万元,户均养蚕收入3万元。2019年,赛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今年,尽管有疫情的影响,但是随着蛋白桑加工产业链的兴建,群众的收入将会有新的提高。
科技兴农是正道,大棚养蚕奔小康。赛村人在大棚养蚕中尝到了甜头,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他们正以更加勤劳的双手和坚实的脚步,奔向更加幸福美满的明天。
李志军 栗园园
编后
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通过大棚养蚕,村民富起来了,村集体实力强起来了,过去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变化向人们昭示:只要政策引导扶持得力,科技手段到位,群众自我奋斗,贫困村甩掉穷帽奔小康,村民们舒心快乐过生活,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赛村地处偏僻山野,却能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推进蚕桑产业走向“工厂化”“组装式”的现代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无疑是传统农业挺进现代农业过程中“理念革命”带来的结果。他们的成功还启示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和乡村振兴路上,要与时俱进,求新求变,不懈追求,以先进理念引路,用高新科技武装,前路方能越走越宽广。
来源:山西日报